第34期 总第207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10.6.11
拉祜烤肉

拉祜族曾经历了长期的狩猎生活阶段。拉祜族的“拉”是老虎,“祜”意为烤吃的方法。拉祜族的族称,反映出他们烤食肉类的习俗非常悠久。今天,拉祜族仍保留着烤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方法是用两根竹棍子,把涂有食盐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上慢慢烘烤。烤肉色黄昧香,十分可口。腌制品是拉枯族的非凡食品,有腌肉、腌卤豆腐,腌豆豉、腌酸菜,腌酸笋等。最奇异的是将兽骨头敲成碎碴,放入盐巴、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装进上罐内腌上数月,取出即可食用。饮烤茶是拉祜族的一大嗜好。先把茶叶放进小茶罐内,放在火塘烤焦,再倒入滚开水,茶香四溢扑鼻,每次仅饮一小盅。假如有客人来了,一定要以烤茶招待。煮出来的第一罐由主人自己喝,第二罐才给客人饮用。主人喝第一道茶,表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第二道茶味道最好,奉献给客人。拉祜族还喜欢饮酒。他们有—套自酿水酒之法,用糯米做原料。也有自酿烧酒,自配药酒。他们有酒必痛饮,饮酒必唱歌。现在,逢年过节,拉祜族人都邀请四周傣、哈尼、布朗等族朋友一道会餐饮酒,吃民族团结饭。
来源:中国民族网
糯福教堂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政府西北小山上,有一座基督教堂,这是民国11年(1922)由美国浸信会牧师永伟里来传教时建的。糯福教堂是澜沧、双江、沧源、耿马等地助教会总部。民国19年(1930)《澜沧县造报征集云南通志资料》载:"本县有美国浸信会牧师永伟里于民国初年到县传耶酥教,来拄无定。民国11年,始在糯佛地方建盖总教堂一所。"基督教传教活动直至1949年澜沧解放时。糯福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总建筑面积506.6乎方米。平面布局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的木构架;平挂瓦屋面b屋檐扳为拉祜族犬齿形服饰图样,其内装修为欧美式三角长方形窗子,半圆形门,四周均为礼拜堂。耳屋每间为6×8米的方形,正室礼拜堂长27.6米,宽11.4米,教堂面楼下部有干栏矮脚柱12排,129棵,呈梅花柱形排列,礼拜堂格板后是牧师休息室。教徒做礼拜,由教堂前厦走廊两侧的木踏跺上至半圆形门前,而入礼拜堂。此教堂土洋结合,建筑别致,风格特异,具有艺术价值,亦是外国基督教传入我国拉祜族地区的物证。1985年3月,澜沧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经省文化厅拨款作过修缮,由一位原教堂"撒拉"教徒,县政协委员看管,供当地基督教徒礼拜使用。
来源:中国民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