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护教室卫生的报告

作者: 时间:2019-11-20 点击数:

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体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我们在学习、工作时,心情舒畅;优美的校园环境,会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校园环境,彰显每个人的素质,体现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我们学习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谦让有礼、学会做人;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时刻如沐浴在阳光之中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殊不知自己的这些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多少麻烦,也让自己的品格有了多大的损害。试想,每天生活在纸屑纷飞、垃圾遍地的环境中,我们如何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应对一天的忙碌?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以后走入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理应恪守中华文明传统礼仪,一言一行体现文明素养,展现君子之风。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护教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是中华传统礼仪道德,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学礼,无以立”,当代大学生应切之弊病,自省自津,从不随意丢弃一个果壳、一片纸屑、一个塑料袋的小事做起,还给教室那一份久违的干净………

爱护教室环境卫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每天早晨早起几分钟,留出充足的时间在食堂就餐

2、不带早餐、零食进教室

3、主动清理抽屉里的垃圾,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主动擦净黑板,保持讲台卫生

5、以爱护教室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6、爱护公物,不损坏教室设施,不在桌椅、门窗、墙壁上乱贴

乱涂乱画

7、不在教室及其它公共场所吸烟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言行举止开始,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礼仪素养,践行礼仪规范,共创文明校园,展现学子风采。

版权所有 © www.2396196827.com 2013 Puer University 网址:www.kgblo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