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修订版)
一、专业代码、名称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各职能部门、新闻出版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汉语教学、管理和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定培养规格与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包括人文和科学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及劳动素质四个方面。
(1)人文和科学素质
学生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和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怀,注重人文素养、树立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和科学态度。
(2)专业素质
学生需要具备汉语国际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坚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3)身心素质
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体质健康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以及社会人际关系。
(4)劳动素质
学生应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系统掌握与专业和职业相关的劳动技能,能够通过劳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业能力。
2.知识要求
(1)学科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汉语言、中外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知识,具有语言教学法、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泰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通识知识
具有理学、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方面。
(1)专业能力
包括汉语言的基础知识、中外文学文化知识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学生需要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熟悉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2)综合能力
包括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文字沟通能力,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习提高和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四、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生应至少修满14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法、汉语写作等。
七、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素质要求 |
知识要求 |
能力要求 |
人文和科学素质 |
专业 素质 |
身心 素质 |
劳动 素质 |
学科基础知识 |
专业 知识 |
通识性知识 |
专业 能力 |
综合 能力 |
通识 教育 课程 |
必修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
|
|
|
|
√ |
|
√ |
大学外语 |
√ |
|
|
|
|
|
√ |
|
√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批创思维导论 |
|
√ |
|
√ |
|
|
√ |
|
√ |
选修 |
传统文化与人文传承 |
√ |
|
√ |
|
|
|
√ |
|
√ |
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 |
√ |
|
|
|
|
|
√ |
|
√ |
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
√ |
|
|
|
|
|
√ |
|
√ |
生态文明与环境素养 |
√ |
|
|
|
|
|
√ |
|
√ |
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 |
√ |
|
√ |
|
|
|
√ |
|
√ |
文明对话与社会发展 |
√ |
|
|
|
|
|
√ |
|
√ |
沟通表达与品质生活 |
√ |
|
√ |
|
|
|
√ |
|
√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 基础 课程 |
专业导论 |
√ |
√ |
|
|
|
|
|
√ |
|
跨文化交际 |
√ |
√ |
√ |
|
√ |
√ |
|
√ |
√ |
语言教学法 |
√ |
√ |
|
|
√ |
√ |
|
√ |
√ |
现代汉语Ⅰ |
√ |
√ |
|
|
√ |
√ |
|
√ |
√ |
现代汉语Ⅱ |
√ |
√ |
|
|
√ |
√ |
|
√ |
√ |
古代汉语Ⅰ |
√ |
√ |
|
|
√ |
√ |
|
√ |
√ |
古代汉语Ⅱ |
√ |
√ |
|
|
√ |
√ |
|
√ |
√ |
语言学概论 |
√ |
√ |
|
|
√ |
√ |
|
√ |
√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 |
√ |
|
|
√ |
√ |
|
√ |
√ |
专业 主干 课程 |
泰语Ⅰ |
√ |
√ |
|
|
√ |
√ |
|
√ |
√ |
泰语Ⅱ |
√ |
√ |
|
|
√ |
√ |
|
√ |
√ |
中国古代文学 |
√ |
√ |
√ |
|
√ |
√ |
|
√ |
√ |
汉语写作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
√ |
√ |
|
√ |
√ |
|
√ |
√ |
泰语综合 |
√ |
√ |
|
|
√ |
√ |
|
√ |
√ |
泰国文化概况 |
√ |
√ |
|
|
√ |
√ |
|
√ |
√ |
专业 选修 课程 |
语音与语音教学 |
√ |
√ |
|
|
√ |
√ |
|
√ |
√ |
词汇与词汇教学 |
√ |
√ |
|
|
√ |
√ |
|
√ |
√ |
语法与语法教学 |
√ |
√ |
|
|
√ |
√ |
|
√ |
√ |
教具制作 |
|
√ |
√ |
√ |
|
|
|
√ |
√ |
书法 |
√ |
√ |
√ |
|
|
√ |
|
√ |
√ |
普通话训练 |
|
√ |
|
|
√ |
√ |
|
√ |
√ |
汉字与汉字教学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
√ |
√ |
|
|
√ |
√ |
|
√ |
√ |
中国文化概论 |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文化概论 |
√ |
√ |
√ |
|
√ |
√ |
|
√ |
√ |
中华才艺 |
√ |
√ |
√ |
|
|
√ |
|
√ |
√ |
现代教育技术 |
√ |
√ |
|
|
|
√ |
|
√ |
√ |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概论 |
|
√ |
|
|
√ |
√ |
|
√ |
√ |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
中级泰语 |
√ |
√ |
|
|
√ |
√ |
|
√ |
√ |
语用学 |
√ |
√ |
|
|
√ |
√ |
|
√ |
√ |
汉语修辞学 |
√ |
√ |
√ |
|
√ |
√ |
|
√ |
√ |
美学 |
√ |
√ |
√ |
|
|
√ |
|
|
√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讲 |
√ |
√ |
√ |
|
√ |
√ |
|
√ |
√ |
实践 教育 课程 |
专业综合实践课程 |
专业见习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 |
√ |
|
√ |
√ |
军事技能训练 |
|
|
√ |
|
|
|
|
|
√ |
劳动教育 |
|
|
√ |
√ |
|
|
|
|
√ |
课外与社会实践课程 |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
√ |
|
√ |
|
|
|
|
|
√ |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
√ |
|
|
|
|
|
|
|
√ |
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 |
√ |
|
√ |
√ |
|
|
|
|
√ |
文化艺术与体育活动 |
√ |
|
√ |
|
|
|
|
|
√ |
技能培训及其他 |
√ |
|
√ |
√ |
|
|
|
|
√ |
八、课程体系拓扑关系图

九、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模块 |
学 分 |
其 中 |
小计(占总学分比例) |
讲课学分 |
实验学分 |
实践学分 |
通识教育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必修 |
16 |
14 |
|
2 |
56(40%)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4 |
2 |
|
2 |
批创思维导论 |
2 |
2 |
|
|
大学外语 |
8 |
8 |
|
|
大学体育 |
8 |
1 |
|
7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2 |
|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2 |
0.5 |
|
1.5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2 |
0.5 |
|
1.5 |
军事理论 |
2 |
2 |
|
|
传统文化与人文传承 |
选修 |
10 |
10 |
|
|
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 |
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
生态文明与环境素养 |
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 |
文明对话与社会发展 |
沟通表达与品质生活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修 |
23 |
23 |
|
|
61(44%) |
专业主干课程 |
必修 |
20 |
20 |
|
|
专业选修课程 |
选修 |
18 |
18 |
|
|
实践 教育 课程 |
专业综合 实践课程 |
专业见习 |
必修 |
1 |
|
|
1 |
23(16%) |
毕业实习 |
6 |
|
|
6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
|
6 |
军事技能训练 |
必修 |
2 |
|
|
2 |
劳动教育 |
必修 |
2 |
|
|
2 |
课外与社会 实践课程 |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
选修 |
6 |
|
|
6 |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
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 |
文化艺术与体育活动 |
技能培训及其他 |
合 计 |
140 |
103 |
|
37 |
|
注:该专业的必修课学分106分,占总学分76%;选修课学分34分,占总学分24%;实验实践学分37分,占总学分26%。
十、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 课 学 期 |
学 分 |
总 学 时 |
讲 课 学 时 |
实 验 学 时 |
实 践 学 时 |
周 学 时 |
核心 课程 标识 (*) |
考核 方式 |
开课 部门 |
备 注 |
通识 教育 课程
通识 教育 课程 |
必修 |
1851104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 |
3 |
54 |
36 |
|
18 |
3 |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践学时安排在第5~7周,每周五下午7~12节 |
1851104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 |
54 |
54 |
|
|
3 |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851104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3 |
54 |
54 |
|
|
3 |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851104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5 |
90 |
72 |
|
18 |
5 |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践学时安排在第5~7周,每周五下午7~12节 |
1851104005 |
形势与政策Ⅰ |
1 |
2 |
48 |
48 |
|
|
|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每学期讲授4个专题,安排在第11~16周 |
1851104006 |
形势与政策Ⅱ |
2 |
1851104007 |
形势与政策Ⅲ |
3 |
1851104008 |
形势与政策Ⅳ |
4 |
1851104009 |
形势与政策Ⅴ |
5 |
1851104010 |
形势与政策Ⅵ |
6 |
1850604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4 |
72 |
36 |
|
36 |
4 |
|
考试 |
理工学院 |
|
1850404001 |
大学外语Ⅰ |
1 |
4 |
72 |
72 |
|
|
4 |
|
考查 |
外国语学院 |
|
1850404002 |
大学外语Ⅱ |
2 |
4 |
72 |
72 |
|
|
4 |
|
考试 |
1850704001 |
大学体育Ⅰ |
1 |
8 |
144 |
18 |
|
126 |
2 |
|
考试 |
体育学院 |
|
1850704002 |
大学体育Ⅱ |
2 |
1850704003 |
大学体育Ⅲ |
3 |
1850704004 |
大学体育Ⅳ |
4 |
1851704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1851004010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 |
1 |
2 |
36 |
8 |
|
28 |
2 |
|
考查 |
伟德国际网址www.25175704.com 处 |
|
1851004011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Ⅱ |
2 |
1851004012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Ⅰ |
3 |
2 |
36 |
8 |
|
28 |
2 |
|
考查 |
伟德国际网址www.25175704.com 处 |
|
1851004013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Ⅱ |
4 |
1851404001 |
军事理论 |
1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教务处 |
网络课程 |
1851004008 |
批创思维导论 |
4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教务处 |
网络课程 |
小 计 |
|
46 |
840 |
586 |
|
254 |
|
|
|
|
|
选修
选修 |
传统文化与人文传承 |
2~7 |
10 |
180 |
|
|
|
|
|
|
|
理工科学生必选1门 |
|
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 |
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
考查 |
教务处 |
人文社科学生必选1门 |
修读课程需至少覆盖4 大类 |
生态文明与环境素养 |
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 |
|
文明对话与社会发展 |
|
沟通表达与品质生活 |
所有专业必选1门 |
小 计 |
|
10 |
180 |
|
|
|
|
|
|
|
|
合 计 |
|
56 |
1020 |
|
|
|
|
|
|
|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 基础 课程 |
1850101001 |
专业导论 |
1 |
1 |
18 |
18 |
|
|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1 |
跨文化交际 |
1 |
2 |
36 |
36 |
|
|
2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0 |
语言教学法 |
1 |
3 |
54 |
54 |
|
|
3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2 |
现代汉语Ⅰ |
1 |
4 |
72 |
72 |
|
|
4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3 |
现代汉语Ⅱ |
2 |
4 |
72 |
72 |
|
|
4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4 |
古代汉语Ⅰ |
1 |
2 |
36 |
36 |
|
|
2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5 |
古代汉语Ⅱ |
2 |
2 |
36 |
36 |
|
|
2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6 |
语言学概论 |
2 |
3 |
54 |
54 |
|
|
3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1017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3 |
2 |
36 |
36 |
|
|
2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小 计 |
|
23 |
414 |
414 |
|
|
|
|
|
|
|
专业 主干 课程 |
1850102009 |
泰语Ⅰ |
2 |
4 |
72 |
72 |
|
|
4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2010 |
泰语Ⅱ |
3 |
4 |
72 |
72 |
|
|
4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2011 |
中国古代文学 |
6 |
4 |
72 |
72 |
|
|
4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2012 |
汉语写作 |
7 |
2 |
36 |
36 |
|
|
2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20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7 |
2 |
36 |
36 |
|
|
2 |
* |
考试 |
人文学院 |
|
1850102016 |
泰语综合 |
4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由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安排 |
1850102019 |
泰国文化概况 |
4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小 计 |
|
20 |
360 |
360 |
|
|
|
|
|
|
|
专业 选修 课程 |
1850103025 |
语音与语音教学 |
1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每名学生最低必须修满18学分 |
1850103026 |
词汇与词汇教学 |
2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27 |
语法与语法教学 |
2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30 |
教具制作 |
2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31 |
书法 |
2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32 |
普通话训练 |
2 |
1 |
18 |
18 |
|
|
1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28 |
汉字与汉字教学 |
3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29 |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
3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33 |
中国文化概论 |
3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39 |
东南亚文化概论 |
3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41 |
中华才艺 |
3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69 |
现代教育技术 |
6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70 |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概论 |
6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71 |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 |
6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43 |
中级泰语 |
6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45 |
语用学 |
7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72 |
汉语修辞学 |
7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46 |
美学 |
7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1850103073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讲 |
7 |
2 |
36 |
36 |
|
|
2 |
|
考查 |
人文学院 |
小 计 |
|
18 |
324 |
|
|
|
|
|
|
|
18学分 |
合 计 |
|
61 |
1098 |
|
|
|
|
|
|
|
|
实践教育课程 |
|
23 |
|
|
|
|
|
|
|
|
详见《集中性实践环节安排表》 |
总 计 |
|
140 |
2118 |
|
|
|
|
|
|
|
|
十一、集中性实践环节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期 |
学分 |
周数 |
学时 |
备 注 |
实践 教育 课程 |
专业综合 实践课程 |
1850106001 |
专业见习 |
5 |
1 |
2 |
|
|
1850106004 |
毕业实习 |
5 |
6 |
20 |
|
|
1850106003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6 |
12 |
|
|
小 计 |
|
13 |
34 |
|
|
军事技能训练 |
1 |
2 |
2 |
|
|
劳动教育 |
1~2 |
2 |
2 |
36 |
|
课外与社会 实践课程 |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
1~6 |
6 |
|
|
修读课程需至少覆盖3大类 |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
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 |
文化艺术与体育活动 |
技能培训及其他 |
小 计 |
|
6 |
|
|
|
合 计 |
|
23 |
38 |
|
|
十二、修读要求或说明
1.本专业通过“2+1+1”的模式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联合培养。
2.通识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教育课程的修读必须达到学校的规定与要求。
3.专业选修课学分总和必须达到最低选修标准,无上限设置。开课学期选修课程考核不合格未获得学分者,可选修其他课程或者跟下一级学生一起继续选修该门课程。
4.如果总学分未达到140学分者,将延期毕业,直至修满所需学分方可正常毕业。
5.本专业的课程考核,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培养要求,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口试等单一或复合的方式。其中要求考试的科目,期末以闭卷考试为主。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教师可以根据所上课程情况确定各部分成绩比例。
6.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由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安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