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作者: 时间:2018-06-14 点击数:

近日,党总支在敏学楼1号教学楼组织全体学生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 在此之后,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杨善洲造的是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同志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他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苦同劳动。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党员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宝贵财富”。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同志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因如此,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让后人由衷敬佩,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优秀共产党员榜样,对后人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鞭策。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以杨善洲为榜样,学习他那不以权谋私、不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与当今社会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利、贪赃枉法现象的丑化。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教育引导好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政绩观,能够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版权所有 © www.2396196827.com 2013 Puer University 网址:www.kgblo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