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通知: ·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通知    07-19      ·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讨论会的通知    07-16      ·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交流材料撰写的通知    07-16      ·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工作安排    07-16      · 关于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的通知    07-15
 
 
 首页 
 文件通知 
 上级精神 
 学习材料 
 学习交流 
 媒体评论 
 工作动态 
 工作简报 
 专家解读 
 学院首页 
 
  学习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交流>>正文
解读群众路线及其对思政课建设的启示
2013-08-22 10:43  

www.2396196827.com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论会发言稿

思政中心 胡英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确保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有必要对党的群众路线认真研读,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一以贯之。

一、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及意义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发展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始终坚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尊重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为先导,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与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区别开来,将“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之一;在强化自身建设的路径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和灵魂;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十八大则结合两个百年目标和任务,指出:我们党“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历史,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每一时刻,取得的每一成就,都离不开群众路线。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离开群众路线,党就没有了根基,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实体层面都将不复存在。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党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所昭示的,更是党所面临的脱离群众危险所警示的。

那么,群众路线究竟指什么?有何意义?

什么是群众路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言简意赅的四句话高度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全部要义,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两句讲的是党的群众观点,体现的是群众路线的世界观,构成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后两句讲的是党走群众路线的方法路径,即如何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整体内容、全部意义和操作方法。从理论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即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群众路线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其清晰而坚定地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从而使我们党的工作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一,只有明确了“为了谁”的问题,才能保证党前进的正确方向。只有在“为了谁”的问题上保持清醒认识,我们党才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第二,只有明确了“依靠谁”的问题,才能保障党的力量之源永不枯竭。伟大的党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须有伟大的力量。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谁”的力量的问题,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乌托邦。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紧紧依靠”充分体现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团结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

第三,只有清醒知道“我是谁”,才会把群众当主人,摆正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是搞清“为了谁”、“依靠谁”的逻辑前提。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弄清“我是谁”的自我定位,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找到正确的位置,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迷失了方向,摆错了位置,最终将被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所淘汰。早在一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先进论断,以民喻水,以君喻舟,暗示在位者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维护政权方面的作用。苏共垮台前曾在人民中作过“苏共究竟代表谁”的调查,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占7%,代表工人的占4%,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占85%。一个不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党,最终要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这个沉痛的教训应该汲取。

二、群众路线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是党对自身建设在新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严峻态势的清醒认识。在四大考验面前,脱离群众成为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个考验”、排除“四种危险”。党的十八大报告部署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为当下“脱离群众”这一突出问题的客观反映和自觉回应,表现了我们党强烈的忧患意识,不仅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清醒认识,而且深度彰显出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工作作风和党的执政形象,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伟大创举,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主题。

第一,“为民”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把“为民”诠释为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在于群众路线本质上是对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历程的关注。在中国共产党人眼里,“为民”不仅是一种感性的静态事实,而且是一种感性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事实状态,更是一种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社会生产关系状态。把“为民”作为一种价值观、价值追求来诠释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有助于实践中确立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理论上深度解读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开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当代建构的新境界。当然,以“为民”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丰富。

第二,“务实”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群众对党最直观的认知就是来自党的作风。“务实”既是一种科学态度,更是一种政治品格。共产党人的“务实”精神,就是把“为民”的理念和宗旨,转化为施政实践,使党的一切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诉求。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党的最高标准。用实事、实效来检验我们党是否贯彻了群众路线,贯彻得如何。

第三,“清廉”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党的执政形象。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立党以来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的:“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清廉也是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清正廉洁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吏治比较严明、官风比较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腐败、官风腐化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当前面对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四风”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对维护中国共产党清正廉洁的执政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代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杨善洲

杨善洲同志作为云南土生土长的党员领导干部,是云岭儿女的杰出代表,是当代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楷模。他的身上,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和优良品格,生动诠释了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榜样,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保持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把杨善洲精神当作一面镜子,从为了群众,依靠群众,重新认识“我是谁”出发,把工作沉到一线去,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做他们的贴心人和引路人。这些,是我们在杨善洲身上应得到的精神传递。只有真正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真切切直接联系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实事,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四、群众路线对思政课建设的几点启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群众路线以及杨善洲精神,对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启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思想一经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力量。”思想如何才能掌握群众,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才能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一种正确的社会行为,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做好宣传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掌握学生、引导学生的工作,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启示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最关心、最困惑、最想了解和搞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提高学生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思政课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而不是搞脱离实际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才能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用的课程。

启示三: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即通过各种途径,如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担任辅导员或学生导师、利用QQ、微信等,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对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建议,然后对症下药,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提高,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育人成效。

启示四: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测评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发展新思路,思政课作为高校www.2396196827.com 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办成大学生最满意、家长最满意、社会最满意的课程,应该有可测评的“满意指数”,这种测评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和需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评价的长效机制,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启示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教育部有关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资格明确规定思政课教师原则上必须是中共党员,这说明了思政课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为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理念,从思想、教学、科研和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本领,把教书育人的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杨善洲精神修身养性,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实践证明,平庸的教师在说教,良好的教师在解惑,优秀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

以上就是自己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的一些初浅认识,有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2013年8月20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Copyright © www.2396196827.com 宣传部  2013 Puer University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学苑路1号  邮编:665000